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國家雙碳轉型戰略已定,綠色低碳治理進一步精細化的大背景下,政府相關部門“摸清家底”“實時監測”,掌握碳排放的基本情況和重點排放源,將為科學合理制定低碳發展轉型策略奠定基礎。因此,針對溫室氣體的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的定義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簡稱GHG),是指大氣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長波輻射,并重新發射輻射的一些氣體。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簡稱GHE),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即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
GHG項目的流程包括兩個階段,即策劃階段和實施階段。GHG項目流程的步驟因項目的規模及其外部條件,如適用的法規、GHG方案或標準等而不盡相同。本標準規定了對GHG項目的量化、監測和報告的要求,而實際上一個典型的GHG項目還可以包含更多的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對實施階段的要求,包括如何選擇和應用準則和程序,用于開展例行的數據質量管理,以及監測、量化和報告GHG排放、清除、減排和增加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