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達,信息傳播的方式越來越便捷,環保一詞,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視線,新聞媒體不時披露出來的環境污染事件,也在時刻刺痛著人們的心。更多的人們開始投入環保事業,為綠色環境而四處奔走,隨之而來的建立綠色供應鏈已然成為企業客戶必然的選擇。
IPE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攜手開發的項目: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旨在為全國的品牌企業提供一份提升在國內供應鏈環境表現的路線圖。CITI的分數可以反映品牌在國內供應鏈數據透明和公開、回應公眾和利益方關于生產環節污染的問責、推動國內供應商實現合規與整改行動等五個方面的表現。
建立完善的機制,定期通過監測、評估、面談、反饋等方式促進機構整體目標的達成和員工個人發展。
對于IPE來說,內部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離不開重要出資方的長期支持。2013年,IPE開始第一輪正式的五年戰略規劃,阿拉善SEE基金會、愛佑基金會等出資方愿意為IPE提供長期資助和人力管理等支持機構戰略發展。能夠在關鍵時間點獲得外部出資方對內部績效管理體系和監測評估方面的資金支持,是推動機構做好監測評估的第一步,對于每個公益組織來說這種支持都極為寶責。
基于對環境問題嚴峻性和復雜性的認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在成立之初著手開發污染地圖數據庫,環境挑戰需要公眾充分知情并廣泛參與才有可能得到應對。